水海按:应作“中”,帛书《老子甲本释文》也校为“中”。他本作“冲”、“盅”,皆是借字,非本字也。“中氣”,即陰和陽合和统一而形成的“中和之氣”。《老子》本作“中氣”,是老子当时使用的复合词,明显為名词。而《老子乙本释文·德经》、许抗生《帛书老子注释》、高明《帛书老子校注》皆校為“冲”,非為《老子》本字。“以”,介词,表示动作行為产生的原因,“因為”之义。“為”,动词,《广雅·释65德篇校笺译评诂》:“為,成也。”此处可译为“形成”。“和”(hé),动词,合和、统一,意同《国语·郑语》中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的“和”。史伯释谓“以他平他谓之和”。肖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云:“什么叫‘和’?就是以一种元素同另一种元素相配合,求得矛盾的均衡和统一。如悦耳动听的音乐是‘和六律’的结果,香甜可口的美味是‘和五味’的结果,百千万亿的多样性事物是‘杂五材’、‘合十数’的结果。因此,聪明的‘先王’,要善于‘以他平他’,致力于矛盾的均衡和统一。”或云“和”为“和氣”,非是。“中氣以為和”,言中氣是因為陰陽合和而形成的统一物。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