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海按:或训“父”為“始”(河上公注),為“本”(成玄英疏),為“父母”之“父”(焦竑注),為“巨”(罗运贤释),為“纲”(张松如解),為“师傅”,皆不失為一家之言。但是,笔者认為,《老子》此处之“父”,实為楚方言,它是楚地人们对老年人的尊称。吴澄注云:“父,谓尊而无出其上者也。”吴氏则训“父”為“尊而无出其上者”,深得《老子》用“父”之旨。扬雄《方言》卷六云:“凡尊老,楚谓之‘父’,或谓之‘父老’。”《楚辞》中的名篇《渔父》就是指的“捕鱼的老人”(见聂石樵《楚辞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年八月版)。《书钞》卷七十九引《风俗通义》佚文有云:“亭长者,一亭之长率也,為率吏。陈、楚谓之‘亭父’,齐、海谓之‘师’也。”钱绎《方言笺疏》云:“《众经音义》卷四引《方言》曰:‘叜、父,长老也。’又卷十六引文曰:‘叜、父,长老也。’”是知陈、楚之地谓“父”為“长老”。《老子》语楚,当用楚语。“斅父”,即今普通话“老师”或“师长”之義则无疑也。老子贵柔反刚,“强梁者不得死”,这句古代铭言,正与老子思想吻合,所以,老子要把它当作师长的话,去教育他人(详参本人拙著《老子楚语考论》)。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