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句,帛书甲本作“天下之至柔,□甹於天下之致堅”,损掩一“馳(简作驰)”字,“甹”为73德篇校笺译评“聘(简作骋)”的借字(上古二字皆为耕部)或省写,“致”为“至”之借字(上古二字皆为质部);帛书乙本作“天下之至□,驰聘乎天下□□□”,“至”后损掩一“柔”字,“天下”后损掩“之至堅”三字,“於”则作“乎”(“乎”、“於”古通用,作介词)。两本互校,得此句。危大有本、释德清本无“至柔”前的“之”字,无“馳聘”后“於”字,作“天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敦煌己本无“騁”字,无“於”字,作“天下之至柔,馳天下之至堅”。严遵本、河上公本、王弼本、王羲之本、顾欢本、景龙本、傅奕本、御注三本、邢玄本、景福本、遂州本、楼正本、李约本、陆希声本、强思齐本、杜光庭本、宋徽宗本、邵若愚本、司马光本、苏辙本、陈象古本、吕惠卿本、林希逸本、董思靖本、王雱本、李霖本、陈景元本、彭耜本及诸元人本皆无“於”字,作“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