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句,帛书甲本“其”作“亓”,“弊”作“幣”(为“弊”的假借);帛书乙本全部损掩。宋刊河上公本、《音注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本、敦煌唐写本P二六三九和S三九二六《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本、景龙本“缺”皆作“”,谓“大成若”。《意林》卷一引“缺”作“鈌”,谓“大成若鈌”。敦煌唐写本S三九二六《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本、王羲之本、傅奕本、白文本、宋徽宗本、吕惠卿本、邵若愚本、林希逸本、董思靖本、彭耜本、陈景元本、邓锜本、张嗣成本、杜道坚本、吴澄本、赵孟頫本、明太祖本、薛蕙本、危大有本、焦竑本、周如砥本、释德清本、清世祖本及《韩诗外传》卷九引“弊”皆作“敝”,谓“其用不敝”。严遵本、道藏河上公本、王弼本、顾欢本、虞世南本、遂州本、景福本、敦煌已本、御注三本、邢玄本、楼正本、成玄英本、李约本、陆希声本、强思齐本、杜光庭本、司马光本、苏辙本、李霖本、王雱本、范应元本、寇才质本、林志坚本、赵至坚本等本及《群书治要》本皆同此二句。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