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海按:敦煌己本作“正”而不作“政”,武内义雄误校云“作政”。张舜徽说经文有“可以”二字,是也。又,“正”,实为标准的意思。黄生《字诂》云:“予考正之為字本训射的,文从一、从止。射者必以步揣其远近之准,而施的焉,故从止。一為指事,所以识其处也。丐為避箭短墙,乏為受矢之器,皆从反正会意,故知射的為正本训。射者必志正体直,然后发矢不偏不激,正中其处,故借去声為邪之对。古者因斗柄所指之方,以其月為岁首,盖准此以為标的,故曰正。犹言斗柄所指之月耳。若《诗经》之《雨无正》注云:‘雨无其极;’是无准的界限之意。《楚辞》‘荪独宜兮民為正’,是為民准的之意。皆音平声。则正月之正,本不作去声可知矣。《淮南子·说山训》云:‘侯王宝之,為天下正。’《老子》‘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贞’,善本亦作正。”是知此“正”的本义为标准。高明即释为“最高标准”。蒋锡昌云:“‘正”者,所以正人也,故含有模范之义。”陈鼓应也训为“模范”。“模范”则為“标准”的引申义。张舜徽和许抗生注译為“君长”,任继愈训为“政治上的首领”,沙少海译为“统治者”,皆非《老子》“正”之本义也。
又,王弼注云:“(躁罢然后勝寒,静无為以勝熱。)以此推之,则清静為天下正也。静则全物之真,躁则犯物之性,故惟清静,乃得如上诸大也。”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