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46_06_校笺_09_水海

水海按:张舜徽说是。《老子》原文用“恒”字。“恒”,乃《老子》所用楚方言也。扬雄《方言》卷二云:“恒,言既广又大也。荆、扬之间凡言广大者谓之恒。”此处恒义,与通语“恒”之“常”义不同。《说文》谓“恒,常也”,即通语之义,亦“久”之义;“荆”(即楚)方言之义则为“又广又大”。显见方言与通语意义迥然有别。此处“恒足”,犹言“大足”或“极足”。(“恒”为“楚方言说”详见拙著《老子楚语考论》)

又,唐玄宗疏云:“言有道之君,无欲广大,不贪土地,固于本分而知足,则为天下乐推,身安国理,此知足之足,乃至於让而常足矣。注云‘物足者非知足,心足者乃知足’者,知足者谓足在於心,不在於物,循涯守分,虽少而多,有欲无厌,虽多亦少矣。”

THE END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