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本书用“远”字,除了本章的“其出彌远者,其知彌少”之外,尚有“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也”(帛书《老子》乙本《德篇》,通行本第六十五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通行本第二十五章),这里一并考训。
对于这几处“远”字,训释约有三说。一曰“遐远”,“远近”之“远”。景龙碑作“其出弥远,其知弥近”,则碑本刻写者即意谓此“远”即“近”之反也。朱谦之训解“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云:“盖形容道体,大不足以尽之,故名之曰逝。《广雅·释诂》‘逝,行也’;《论语》‘逝者如斯夫’,皇疏‘往去之辞也’。逝又不足以尽之,故又名曰远,《说文》‘远,遼也’;《尔雅·释诂》‘远,遐也’;……”
二曰“深远”、“深奥”。河上公注“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云:“我不见道形容,不知当何以名之。见万物皆从道所生,故字之曰道也。不知其名,强曰大者,高而无上,罗而无外,无不包容,故曰大也。其为大,非若天常在上,非若地常在下,乃复逝去,无常处所也。言远者,穷乎无穷,布气天地,无所不通也。言反者,远不越绝,乃复在人身也。”吴澄在解释“玄德深矣,远矣”云:“玄妙之德,深远而不浅近,故人不可测。如人皆欲智,我独欲愚,是与物相反也。”
三曰“久远”。蒋锡昌释注“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云:“按:‘逝’者,指道之进行而言,即宇宙历史自然之演进也;‘远’者,谓宇宙历史演进愈久,则民智愈进,奸伪愈多,故去真亦愈远也。‘反’为‘返’之假,谓圣人处此去真愈远之时,应自有为返至无为,自复杂返至简单,自巧智返至愚朴,自多欲返至寡欲,自文明返至鄙野也。‘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谓道既大而无所不包矣,于是成为世界而刻刻演进;世界既刻刻演进矣,于是民智愈进,去真愈远;人民既去真愈远矣,圣人当以无为为化,而有以返之也。”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