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48_05_校笺_08_水海

水海按:帛书甲、乙本“常”作“恒”,后因避讳而改为“常”,非“當”字之误也。“恒”即“常”义,今应作“恒”。“將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和“取天下,常以无事”、“故取天下,常以无事”,意义各有别。“將欲取天下也,恒无事”,表末然律;“取天下,常以无事”、“故取天下,常以无事”,表已然律。从本章“將欲”以后的这半部分看来,老子似乎是在用假设的口,告诫人们“恒无事能取天下”;所以“取天下”前当为“將欲”二字,而非为“故”字或无字。从这一章的后半部分看,是旨在用正、反对比的方法,说明“恒无事能取天下”这一中心问题的;这一章的前半部分所讲的问题——聞道日損至於无為,并不能作為后半部分所讲问题——“恒无事能取天下”的原因;所以“取天下”前“將欲”作“故”,很为不妥。又,从帛书乙本所损缺字数看来,“取天下”前當用“將欲”二字。

THE END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