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49_述评

这一章讲的是“圣人”如何处世治天下。

“理想的治者,收敛自己的意欲,不以主观来釐定是非好恶的标准,破除自我中心,去体认百姓的需求,而敞开彼此隔阂的通路。理想的治者,浑厚真朴,以善心去对待任何人(无论善与不善的人),以诚心去对待一切人(无论守信与不守信的人)。这和‘无弃人’、‘无弃物’(二十七章)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一贯的。”(陈鼓应语)当然,这样理想的“圣人”,是得“道”者、体“道”者、遵“道”者。这是被老子美化了的统治者。

《老子》说,“圣人”只要心境广大,没有私心,能够以百姓的心为心,又能以“善”待人;那么,天下就能“治”之,老百姓也能用其耳目聪明矣。请注意《老子》所谓“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孩之”二句,这说的是“圣人”“无心”、“敛欲”、“得善”、“得信”、“浑心”,而来处世治天下的结果。既然收到了“百姓皆注其耳目”的治政效果,就不能说《老子》是主张“愚民政策”的。

THE END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