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52_01_校笺_06_水海

水海按:《老子》原本无“可”字,蒋锡昌说非是。王弼注文,由于行文关系而加“则可”,并非引经文。若说“可”字為《老子》故文,“则”字岂不亦為故文?即使王弼所据本有“可”字,亦不能断定《老子》原本即有“可”字。通行本二十五章固然為“可以為天下母”(帛书甲、乙本作“可以為天地母”),有“可”字,语义足;但本章则完全可以无“可”字,若有,则嫌词赘。“可以為天下母”又非固定语句或专用命题,故不能以彼证此。又,马叙伦谓“天下母”或作“萬物母”,以“河上注”和“成疏”為据论证之。马说甚谬。河上公注“道為天下萬物母”,其“萬物”乃解经之词,不能以此证明河上本经文作“以為萬物母”。道藏河上公注本、宋刊河上公注本、嘉靖刊河上公注本以及王羲之书河上公本皆作“以為天下母”,而不作“以為萬物母”。成玄英疏云:“以為母者,··如母爱子,故上经云:‘有名萬物母。’”此明言引“上经”,即第一章(通行本)之文,显非指本章作“以為萬物母”。又,于思泊言“天下”当作“天地”,张松如驳难之,张说是,吾从之。又,“天下有始”之“始”,即本始,指“无名”。“天下母”之“母”,即根源,指“有名”。《老子》有云:“无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此可以《老》解《老》。

THE END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