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海按:《老子》原本作“啟”,如帛书本。他本作“開(简作开)”,二字谊同,因避汉景帝讳而后人改“啟”為“開”。关于“濟”之义,主要有三说。一说“濟”为“完成”、“成就”。吴澄注云:“凡人有事,必须有言;每日開口而言,以成濟其应接之事,则气耗而至于匮,終身不可救也。”任继愈《老子新译》译“濟其事”為:“完成知识的事业。”张松如《老子校读》译“濟其事”為:“完成世间众事业。”许抗生《帛书老子注释》译“濟其事”为:“成就你的事业。”
二说“濟”為“益”、“增益”。河上公注:“濟,益也。益情欲之事。”唐玄宗疏云:“開其视听之門,濟其爱悦之事,则祸益患增,故終身不能救理也。”解“濟”为“增益”。林希逸云:“‘濟其事’,用之而求益也。‘濟’,益也。”高延第云:“尚口者穷,多为者败;徒长诈伪,无益于事,故不救。”陈鼓应注解“濟其事”為“增添纷杂的事件”。上引奚侗亦训“濟”為益。
三说“濟”為“齎”、“持”。上引马叙伦即持此说。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云:“马叙伦说‘濟即為齎’。‘齎’,《广雅·释诂》:‘持也’。‘濟其事’,即持其事。”
按:“濟”为《老子》书所用楚方言。以上诸解,都是从常语“濟”之义,来理解《老子》此处之“濟”的。《老子》此处之“濟”,作為楚方言,当“忧”讲。扬雄《方言》卷一云:“慎、濟、,忧也。宋、卫或谓之慎,或曰;陈、楚或曰溼,或曰濟。”郭璞注云:“者,忧而不动也。”钱绎笺疏云:“慎者,《广雅》‘慎,忧也’。《楚辞·七谏》‘哀子胥之慎事’,王逸注:‘死不忘国,故言慎事。’是‘慎’为‘忧’也。《广雅》又云:‘慎,恐也。’‘恐’与‘忧’义相近。‘濟’者,《广雅》:‘濟,忧也;’又云:‘懠,愁也;’曹宪音在细反。《大雅·板篇》‘天之方懠’,《毛传》‘懠,怒也’。‘濟’、‘懠’声、义并同。卢氏云:‘濟者,忧其不濟也。’‘溼’者,《广雅》‘溼,忧也’。”此知,“濟”為楚语,义為“忧”。老子楚、陈人,当作“忧”义之“濟”。《老子》在这里宣扬的是“无為”之治。他先从正面作比,说人君应“塞其鋭,閉其門”(喻閉明塞聪),即无知无欲,则終身不劳而可治也。接着,他又从反面作比,说人君若“啓其鋭,濟其事”(喻开聪忧治),即好自用智,奋力有為,则終必身劳而事不治。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