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两句,帛书甲本作“□□之厚□,比於赤子”,前句句首损掩“含德”二字,句末损掩“者”字,《甲本释文》已校补;帛书乙本同此二句。今从乙本。傅奕本、范应元本皆同前句。司马光本同此二句。傅奕本后句“比”下有“之”字,句末有“也”字,作“比之於赤子也”。范应元本后句句末有“也”字,作“比於赤子也”。河上公注云:“谓含怀道德之厚者。”河上公原本似有“者”字,同帛书乙本。今河上公本、严遵本、王弼本、王羲之本和除傅奕本之外的诸唐人本及除范应元本、司马光本之外的诸宋人本及诸元明人本等本皆无“者”字,作“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