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海按:上句前应有“故”字。此两句及下四句,是承上文“知道之士”“塞说”、“閉門”、“和光”、“同塵”、“銼鋭”、“解紛”而言,当有“故”也,河上公本、王弼本、景龙本等本有“故”字,正与帛书本合;严遵本、傅奕本、范应元本等本误夺“故”字,应从帛书本。第二句和下文“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賤”句首当有“亦”字,河上公本、傅奕本、范应元本等本有“亦”字,正与帛书本合;而严遵本、王弼本等本则误夺,应从帛书本。帛书甲、乙本六句,每逢偶句有“亦”字,奇句无“亦”字,以散文诗的节奏而言,读来给人以抑扬顿挫之感。可知有“亦”字为佳。古棣以律诗苛求之,未免有学究气。又,“得”动词,表示情况允许,含有“能够”、“可以”之谊。“親”,親近,親密,与下句“疏”相对。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