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57_05_校笺_09_古棣

古棣云:“‘民多利器,國家滋昏’,傅奕本、河上公本、王弼本皆如此,帛书亦同,唯甲本‘國’作‘邦’。唐人本,‘民’字多作‘人’,当是避李世民讳而改。‘利器’的‘器’即生产工具,‘利器’就是当时出现的新式生产工具,亦即八十章所说的‘十百人之器’(比使用旧式工具效率高十倍、百倍的新工具,这当然是夸张之辞)。任继愈把‘民多利器’今译为‘民间的武器越多’,这是违背古汉语的知识的,古人称武器为‘兵’,没有称为‘利器’的。‘民多利器,國家滋昏’这句话是说:民众的新式生产工具多了,國和家(诸侯有國,大夫有家)就要滋长昏乱了。为什么民众使用新式生产工具多了,國家就要滋长昏乱呢?其意是说民众使用新式生产工具就会智慧渐开,智慧开了就会不安分守己,逾越旧观,新式生产工具一普及就会引起一系列变化。所以老子主张‘使有十百人之器而不用’,‘使民復结绳而用之’(八十章)。”

THE END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