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59_02_校笺_14_水海

水海按:俞樾、刘师培、王先慎、朱谦之说是也。帛书乙本作“蚤服”,正与《韩非子·解老》同,是知《老子》原本作“蚤服”。但“蚤”则是“早”之假。“夫唯(惟)···是以··”王弼等本作“夫唯···是謂···”作“是謂”盖沿下句“是謂”而误。帛书乙本作“是以”与乾道本《韩非子》所引合。按:“夫唯···是以···”是用在条件性的因果复句中的一对关联词语。“夫唯”用在前句(偏分句)句首,表示原因,相当今普通话“只是因为(由于)”;“是以”用在后句(正分句)句首,表示结果,相当于今语“所以才能”、“因此”等。“夫唯(惟)···是以··”是古汉语固定格式,或者作“夫唯(惟)···是故··”等。用“····是謂··”则以实(“謂”是实词)代虚(“以”、“故”是虚词),违于定格,故误。又:“蚤服”,即“早服”,指先得道。河上公注:“早,先也。服,得也。夫独爱惜民财,爱惜精,则能先得天道也。”此注甚确。《韩非子·解老》謂“圣人虽未见祸患之形,虚无服从于道理,以称蚤服”。王弼注:“早服,常也。”“常”即“常道”,即早服从于道。两家与河上公注义近。唐玄宗疏文谓:“‘夫唯嗇’,迭出上文也。‘是謂早服’,释嗇俭之义。···‘夫唯’者,发语之辞也(引者按:‘夫’为发语词)。‘服’者,事也。夫唯能俭爱之君,理人事天,以俭为政者,是以普天之下,亦当早服事于君。”姚鼐则谓:“‘服’者,事也。嗇则时暇而力有余,故能于事物未至,而早从事以多积其德,逮事之至而无不克矣。”张默生据姚氏之说,将“早服”释译为“早为准备”。此说皆通。

THE END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