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常星云:“阴为牝,阳为牡。牝主静,牡主动。阳气动,阴气静。以阳交阴,而阴常勝者,阴静也。词“大邦(或大國)”直接跟在动词“取”后,以施事宾语的形式出现。所以,像严遵本、宋刊河上公本、王弼本等本,即不用介词“於”,而作“則取大國”,但全句仍然是被动句(意念被动句)。“小邦以下大邦,則取於大邦”,言小邦而对大邦谦下,則能被大邦容纳,意即取得大邦的谅解与信任。此則仍然申明“谦下”之恉。或谓“小國居大國之下,就可能被大國取得”(复旦本),抑或云“小國对大國谦下,就被大國取得”(张松如)等,皆不合《老子》之恉。
又,王弼注云:“‘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大國以下,犹云以大國下小國,小國則附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大國纳之也。”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