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气海”,又称“膻中”。故《灵枢·五味》说:“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
组成与分布
宗气,是以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相互结合而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与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旺盛与衰少。
宗气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上“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灵枢·五味》);下“蓄于丹田,注足阳明之气街(相当于腹股沟部位)而下行于足。”(《类经·针刺类·解结推引》)故《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灵枢·刺节真邪》又说:“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2篇笔记
主要功能
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的盛衰有关。故《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其病在中;…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这就充分说明了宗气具有推动心脏的搏动、调节心率和心律等功能。所以,在临床上常常以“虚里”处(相当于心尖搏动部位)的搏动状况和脉象来测知宗气的盛衰。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