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01_01_校笺_03_水海

水海按:俞说非。《老子》原本作“恒”而不作“常”,绝非“上”义也。又,“恒”为《老子》书中所用楚语,其义为“大”。扬雄《方言》卷二云:“恒,言既广又大也。荆(楚)、扬之间凡言广大者,谓之‘恒’。”《庄子·天下篇》述老聃之道云:“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芴漠无形,变化无常。”道家所谓“真人”是“道”的化身,得“道”真人之“博大”,亦可印证“道”大。“恒道”,即“大道”也。《老子》就直说过“大道汎兮,其可左右”。(详见拙著《老子楚语考论》)又,《韩非子·解老》云:“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凡理者,方圆、短长、麤靡、坚脆之分也。故理定而后可得道也。故定理有存亡,有死生,有盛衰。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谓常。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具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而常者,无攸易,无定理,无定理非在于常所,是以不可道也。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然而可论,故曰:‘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THE END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