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句,帛书甲本、乙本皆同此。今从帛书本。想尔本“芻狗”作“董苟”,《干禄字书》谓“萋”同“芻”,实同魏《涼州刺史元维墓志》的“董(蒭)”字;“苟”则为“狗”之假借(上古二字皆为见纽侯部)。索洞玄本“芻”作“”。景龙本和广明本“芻狗”作“茎猫”。敦煌唐写本S四七七《老子道经河上公章句》本、道藏河上公本、景福本、遂州本、唐玄宗疏本、李息斋本、释德清本“芻”作“蒭”。敦煌甲本、赵孟頫本“芻”作“爹”。宋刊河上公本、王弼本、顾欢本、傅奕本、楼正本、李约本、陆希声本、强思齐本、杜光庭本及诸宋元明人本皆同此。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