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08_04_校笺_14_水海

水海按:“善”,犹“好”也。《荀子·儒效篇》云:“至下谓之地。”《礼论篇》云:“地者下之极也。”刘熙《释名》:“地,底也。”“居善地”,则言水好居下,如本章谓“居衆人之所惡”,即谓其所處卑下也。《德篇》:“江海之所以能为百浴王者,以其善下之。”(甲本)“大者宜为下”(乙本)等,其意与之同。此以“水”喻善下之德。又,“心”,性、性情之义。《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於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陈奇猷校注:“性既自心而生,故此文‘心缓’即‘性缓’也。”“渊”,《尔雅·释天》谓“藏也”,《广雅·释诂》云“深也”。《庄子·在宥篇》:“其居也,淵而静。”郭象注:“静之可使如淵。”《诗经·燕燕》“其心塞淵”,传云:“淵,深也。”《管子·度地篇》云:“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淵水。”《太玄经》“闲中心淵也”,注:“淵,深也。”“心善淵”,则言水性清澈静默,深不可测。此以“水”喻“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之德。《史记·老子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與“心善淵”喻义同。

THE END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