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08_05_校笺_11_苏辙

苏辙注云:“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余培林云:“‘信’,诚信的意思。水并不言,但水能照人,功用相同於言。水照人时,美丑妍媸,各如其形,这就是‘信’。有德之人,所说的话都真实不虚,这和水的‘言善信’相同。”“正善治”,河上公注云:“无有不洗,清且平也。”唐玄宗疏云:“‘政’,正也。··.·水性洗涤群物,令其清静,故云‘政(正)善治’。”苏辙注云:“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也。”“事善能”,河上公注云:“能方能圆,曲直随形。”唐玄宗疏云:“水性决之为川,壅之为池,浮舟涵虚,无所不为,是‘事善能’也。”苏辙注云:“遇物赋形,而不留於一,善能也。”余培林云:“‘能’,功能的意思。水能方能圆,曲直随形,表现至善的功能。有德之人顺应自然,无私无欲,而能化育。这和水的‘事善能’相同。”“蹱(动)善时”,河上公注云:“夏散冬凝,应期而動,不失天時。”唐玄宗疏云:“水性春泮冬凝,与时消息,故云‘動善時’。”苏辙注云:“冬凝春泮,涸溢不失节,善时也。”余培林云:“‘时’,时势的意思。水的動静变化,都能顺应时势。有德之人,一切行動都能與时推移,随俗成化。这和水的‘動善時’相同。这七句有关水的形容,实际上就是前面的三大特性(‘利萬物’、‘不争’、‘處衆人之所恶’)的具体说明。”张舜徽云:“自来注说此数句者,多不得其解。惟河上公注与苏氏说就水善立训,曲达其旨,可从也。古人称说物象之美,每好以人之德行比拟之。《老子》称水之七善,亦犹古人称玉有五德,或谓玉有六美,皆取仁、义、礼、智为言,亦比喻之辞耳。此處所举七善,实称上句‘上善若水’而续申之,乃言水之德美无疑,不必别为之说也。”

THE END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