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10_08_校笺_06_高明

高明云:“与今本勘校,乙本共四句,王本共五句,多出‘為而不恃’一句。类似之排列句,在《老子》书中还有三处:其一,第二章甲、乙本同作‘萬物作而弗始,為而弗恃,成功而弗居也’;王本作‘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王本较帛书多衍‘生而不有’一句。其二,第五十一章帛书甲本作‘生而弗有也,為而弗恃也,長而弗宰也,此之謂玄德’;王本作‘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王本与帛书经文基本相同,唯甲本在各句句末均有‘也’字,稍异。其三,第七十七章帛书乙本作‘是以聖人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王本作‘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乙本‘為而弗有’,王本误作‘為而不恃’。通过以上勘校,则知《老子》经文中只有第二章与第五十一章有‘為而不恃’一句,今本其它章多為后人增入。”水海按:高说甚是。

又,河上公注云:“道生萬物,无所取有。(道所施為,不恃望其报也。)道長养万物,不宰割以為器用。言道德玄冥,不可得見,欲使人如道也。”

THE END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