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11_01_校笺_06_饶宗颐

饶宗颐云:“‘卅幅’,‘卅’字惟玄本(索洞玄本)同,他本并作‘卅’。敦煌本成玄英《老子开题》云:‘古有三十分為二文,今时卅总為一字,有此离合,故少一文也。’按:系师葛本不足五千言,所以為四千九百九十九字,其故在此。”又云:“‘卅輻’一语,三十作卅,向来以為张镇南(鲁)本為最早,今见马王堆甲乙本均作卅。以是知天师道远有所本,余已论之【见拙编《敦煌书法丛刊》,第二卷道书(一)解说】。惟以‘五千文设教’实起于张脩,不知脩本如何?建安时,汉中诵习之《老子》已為五千文本,《魏略》记张鲁同时人寒贫云本姓石字德林,安定人。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关中乱,南入汉中,常读《老子》五千文及诸内书。建安十六年即曹操伐张鲁之岁,此《老子》五千文当是系师本流行于汉中者。”水海按:据《茅山志》卷九《道山册》云:“按《登真隐诀》,隐居云:‘老子《道德经》有玄师杨真人(即杨羲)手书张镇南古本。镇南即汉天师第三代系师鲁,魏武表为镇南将军者也。其所谓五千文者,有五千字也,数系师内经,有四千九百九十九字,由来阙一;是作三十幅,应作卅幅,盖从省易文耳,非為正体矣。”

THE END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