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海按:《老子》原本当作“若可以託天下矣”。楼宇烈云:“《庄子·让王篇》:‘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惟无以天下為者,可以託天下也。’又‘託’字,陶鸿庆说当与下节注之‘寄’字互易。按陶说非。此非注文窜易,而是今本《老子》经文窜易。据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此节经文均作‘可以託天下’,而下节经文則作‘可以寄天下’,可证此注文不误。”从《庄子·在宥篇》、《让王篇》、《淮南子·原道训》等引述《老子》此语,皆“寄”字在上,“託”字在下,可知此一讹误来源甚久,若非帛书甲、乙本共证之,此案尚难以订正矣。“託(简作托)”,託付,委託。《古今韵会举要·药韵》:“託,委也;信任也。”又,“則”与“若”义同,但原字并不作“則”而作“若”,本段末句帛书乙本作“女可以寄天下矣”,“女”,后来写作“汝”,“汝”即“若”之音假(上古二字皆為日纽,双声通假),亦可作為旁证。“若”,副词,表示承接,相当於“乃”、“才”。《小尔雅·广言》:“若,乃也。”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