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15_12_校笺_01_校勘

此二句,帛书甲本作“女以重之,餘生”,“女”為“安”之假借(上古“女”為泥纽鱼部字【nǐa】,“安”為影纽元部字【an】;鱼部【a】和歌部【ai】主要元音相同,可以通转;歌部【ai】和元部【an】主要元音相同,可以对转;故鱼元通对转,鱼元合韵,“女”、“安”為叠韵,可通假矣。此為转音通假),高明即按假借字写正;而帛书《甲本释文》、《乙本释文》则认為“女”為“安”之误写,则非是。又,“重”,则為“動”之音假(上古二字皆属定纽东部);“餘(简作馀)”為“徐”之音假(上古二字皆属鱼部)。帛书乙本作“女以重之,徐生”,“安”假為“女”,“動”假為“重”,今校正。宋刊河上公本、道藏河上公本、王弼本、王羲之本、虞世南本、李约本、强思齐本、杜光庭本、陈象古本、苏辙本、陈景元本、李霖本、寇才质本、林志坚本、张嗣成本、李道纯本、危大有本、焦竑本、姚鼐本“安”前冠以“孰能”二字,“以”后有“久”字,作“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敦煌唐写本S四七七《老子道经河上公章句》作“孰安以久動之,徐生”。广明本作“孰能安以久動之以徐生”。《永乐大典》王弼本、陆希声本、宋徽宗本、吕惠卿本、邵若愚本、董思靖本、王雱本、彭耜本、金时雍本、无名氏本、赵秉文本、杜道坚本、吴澄本、赵孟頫本、楼古本、明太祖本、清世祖本、大田晴轩本作“孰能安以動之,徐生”。景福本作“孰安以久動之,徐生”。傅奕本、范应元本作“孰能安以久,動之而徐生”。司马光本、林希逸本、邓锜本、薛蕙本、释德清本作“孰能安以久之,徐生”。想尔本、景龙本、遂州本作“安以動之,徐生”。顾欢本作“安以久動之,徐生”。唐玄宗注:“谁能安静于以清以久,更求胜法,运動修行,令清静之性,不滞于法,而徐動出也。生犹動出也。欲保此徐清、徐生之道,当须无所执滞。”唐玄宗注本似作“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THE END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