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16_01_校笺_09_水海

水海按:“至”、“致”通,但《老子》原本当作“至”。河上公注:“‘至虚極’,得道之人,捐情去欲,五内清静,至於虚極。”河上公本经文及注文皆作“至”,正与帛书本合。“督”,察视之义。《管子·心术上篇》“故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尹知章注:“督,察也。謂以法察事。”《汉书·息夫躬传》“器用盬恶,孰当督之”,颜师古注:“督,视察也。”“至虚極也,守静督也”:达到虚寂的極致,执守静察的方法。“虚極”、“静督”,才能觀万物之“復”。这是老子认识论的精华。郑良树謂:“‘篤’当从帛书乙本作‘督’···今本《老子》作‘篤’,概由‘督’字音讹而成。”诚是。但是,他解“督”为“至正”、“至中”,虽然於义亦通,而本人则不取。

THE END
点赞14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