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19_06_校笺_09_水海

水海按:帛书甲本残缺,乙本“私”字处也残剩半字。然将其残迹与第七章诸“私”字对照,亦可证乙本原作“少私”无疑。《老子》原本当作“私”。刘师培说误。又,傅奕作“褒”,帛书本及通行本作“抱”,则為“褒”的后起字。魏源云:“‘衰’,今作‘抱’,古今字。”徐铉《说文注》:“褒,今俗作‘抱’,非。”段玉裁《说文》注:“《论语》:‘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马融释以‘怀抱’。即‘裹’也。今字‘抱’行而‘衰’废矣。”《集韵·皓韵》:“衰,或作抱。”笔者认為《老子》原本则作“抱”。“抱”為楚方言,《老子》语楚,当用楚方言。楚语意义的“抱”,其谊為“耦”(《方言》卷二),即耦合、统一之义。“見素抱樸”:“見(xiàn胡甸切,匣母元部【xian】)”,為“現”的古字,显示,显現,显露。《广韵·霰韵》:“見,露也。”《集韵·霰韵》:“見,显也。”《易经·乾》:“九二,見龙在田。”《汉书·元帝纪》“天見大异”,颜师古注:“見,显示。”“素”,本色的生帛。《说文·素部》:“素,白缴缯也。”引申為纯洁的本性。“樸”,作“樸”者,同“樸”(見《字汇·木部》)。“樸”者,木素也(見《说文·木部》),即未加工的木,引申為素樸的本性、本质。“素”、“樸”在此是异词近义。“見素抱樸”,意即显現的“素”和“樸”相耦合(相统一),不尚文饰(详见拙著《老子楚语考论》第145_150页)

又,河上公注云:“‘見素’者,当抱素守真,不尚文饰也。‘抱樸’者,当抱其质樸,以示天下,令可法则也。‘少私’者,正无私也。‘寡欲’者,当知足也。”

THE END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