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海按:《老子》认为,世人所谓“唯”和“訶”即是與非、美與恶(丑)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种相对的价值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也在不断变换。在前代认为是“是”,后代可能认为是“非”。在某一环境下认为是“美”,而在另一环境可能认为是“惡(丑)”。如此看来,是和非、美和惡(丑)之间差别不会太大。高亨说:“此二句亦《老子》之相对论也。”李泽厚说:“‘美之與惡,相去若何’,它们之所以相去不远,正在于就像善可以复变为夭一样,美也可以复变为丑。能说美丑的区别是绝对不可移易的吗?”(《中国美学史》)老子指出的是非、美惡(丑)相对性并没有滑入相对主义的泥坑。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