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21_01_校笺_11_水海

水海按:此两句之训解,衆说纷纷,未有确诂。河上公注云:“孔,大也。有大德之人无所不容,能受垢浊,处谦卑也。唯,独也。大德之人不随世俗所行,独從于道也。”唐玄宗注云:“孔,甚也。從,順也。设问甚有德之人,容状若何?言此有德人所行,唯虚极之道是顺。”范应元注云:“孔,甚也。容,包含也。甚有德之人,无不包容其所以无不包容者,盖唯道之是從也。”这些注家把“孔德”释为“有德之人”,则与全章精神不符(全章描述的是道的本质性状)。王弼注云:“孔,空也。惟以空為德,然后乃能动作從道。”谓以虚无(虚空)为德,即能运作从道。此亦不符合本章老子对“德”意义的限定(本章的“德”,其义指道的显现与作用。《韩非子·解老》云:“德者,道之功也。”陆德明《老子音义》云:“德者,道之用也。”苏辙《老子解》云:“德者,道之見也。”)。笔者认为:“孔”其本义為“通”。《说文·乚部》:“孔,通也。從乙、從子。”段玉裁注:“通者,达也。”桂馥《义证》:“《太玄·羡次五》‘孔道夷如’,注云:‘通道也。’”本经文“孔德”即“通德也”。“非通德不足以为道。道大于德,明德易而知道难,故常言曰道德。”(徐梵澄《老子臆解》)“容”,模式,样式,法则,规律。《周礼·考工记》:“凡为甲,必先为容。”郑司农云:“容谓象式。”引申为法则。《广雅·释诂一》:“容,法也。”《韩非子·喻老》:“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唯道是从”:“唯··是···”古汉语固定格式,由副词“唯”和结构助词“是”前后呼应组成,“唯”表示仅限,“是”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唯道是從”,即“唯從道”。此两句义谓:通德的法则,仅只依從于大道。

THE END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