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21_07_校笺_06_水海

水海按:马氏之说是,帛书甲、乙本正作“自今及古”。宋张太守汇刻四家(唐明皇、河上公、王弼、王雱)注本引王弼注云:“故曰:‘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也。”正与范氏所见王弼本相合。且汉代严遵本即作“自今及古···”也,帛书《道篇》亦有“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句,此足证《老子》经文应作“自今及古”。古已有道之物,而今始有道之名,故谓“自今及古,其名不去”。若作“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则次序倒矣。蒋锡昌云:“按此‘其’字為上文‘道’之代名词。‘名’非空名,乃指其所以名之為道之功用而言。道名不去,犹言道之功用不绝,四十五章所谓‘其用不穷’也。‘自今及古,其名不去’,言道虽无形,然今古一切,莫不由之而成,故道之一名,可谓常在不去也。”蒋说甚是。“其”即代词,指代“道”。《马氏文通》云:“有代字(词)而无前词者,则以所指者為共知之事理,读者可默会耳。”经文下句谓“以顺衆父”,能够用以“顺衆父”者,非“道”莫能,读者自可由此去默会“其”所指是“道”。“名”,名字,引申指形态。“去”,离去,引申為失掉、失去。此指失去原初形态。

又,王弼注云:“至真之极,不可得名。无名,则是其名也。自今及古,无不由此而成,故曰‘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也。”(《道德真经集注》引)

THE END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