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25_01_校笺_07_水海

水海按:帛书甲、乙本作“昆”,“昆”,同谊。《说文·日部》:“昆,同也。从日,从比。”段玉裁云:“从日者,明之义也,亦同之义也;从比者,同之义。今俗合同曰浑,其实当用昆、用。”徐铉云:“徐锴曰:日日比之,是同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羽猎赋》‘噍噍昆鸣;’《汉书》注:‘同也。’”《玉篇·日部》:“昆,同也,并也。”《太玄·摛篇》:“理生昆群,兼爱之谓仁也。”范望注:“昆,同也。”通行本作“混”。“混”,混同。其义与“昆”同。《诗经·小雅·采薇序》:“西有昆夷之患。”陆德明释文:“昆,本又作‘混’,古门反。”可知“昆”(混同、浑合)与“混”义同。“先”,介词,与其宾语一起,介绍出动作行為发生的时间是在某情况之前,可译為“在··之前”。“有物昆成”,指明“道”之為物质性,这个“物”即前文“道之物”(通行本作“道之為物”)之“物”。这是形容物质性的“道”,原始混沌状态形成的情况。陈鼓应云:“‘有物混成’,这说明‘道’是混朴状态的。‘道’并不是不同分子或各个部位组合而成的,它是个圆满自足的和谐体,对于现象界的杂多而言,它是无限的完满,无限的整全。”“先天地生”,在天地之前而化生。“生”即化生,分化。张松如云:“‘天地’只是‘物质’的一定运动形态,无限宇宙中的一个有限区间罢了。所谓‘天地者,形之大者也。’(《庄子·则阳篇》)‘有物混成’、‘道之為物’,这里说得很清楚,道即物,物即道,它是无始无终,自古以固存的。”此二句,不仅指明了道的物质性,也说明了道的本原性以及道的绝对性和它不断运动变化的性质。

又,河上公注云:“谓道无形,混沌而成万物,乃在天地之前。”

THE END
点赞1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