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26_02_校笺_13_水海

水海按:帛书甲、乙本作“君子”,而不作“聖人”。“君子”所指范围比较广,不仅包括“卿大夫、士”,且也包括“万乘之王”。《老子》原本当作“君子”,帛书本正与《喻老》引合。“冬”,乙本如此,当為《老子》故书。“冬”為古字,通行本作“終”,則為今字。《说文》云:“冬,四时尽也。从仌、从攵。攵,古文終字。”《释名·释天》:“冬,終也。物終成也。”桂馥《说文义证》:“《御览》引作‘(冬),終也,尽也。’”《玉篇》:“冬,終也。”《月令章句》:“冬,終也。万物於是終也。”《广韵》:“冬,四时之末也。”郭沫若《金文众考》:“(金文中)冬字多见,但均用為終。”《卜辞通纂》别录之二《东京帝国大学教室所藏甲骨第三片》:“冬日雨。”郭沫若考释:“‘冬日雨’,读為‘終日雨’。”可知“冬”為“終”的古字。“冬”、“終”為一对古今字,非如许抗生所说“‘冬’為‘終’之误”也。又,“輜重”,即指輜重車,指军中装载器物粮食的車子。《左传·宣公十三年》“楚重至於邲”,杜注:“重,輜重也。”孔颖达疏云:“輜重,载物之車也。《说文》云:‘輜,一名軿,前后蔽也。’(水海按:《说文》原文為:‘輜,軿車前,衣車后也。’其义谓:輜是前面有帷幕遮蔽,像軿車,而后面开有門窗,又像衣車的一种車子。)蔽前后以载物,谓之輜車,载物必重,谓之重車;人挽以行,谓之辇。輜重,辇,一物也。·.·.輜重载器物粮食,常在军后。”《孙子·火攻篇》:“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輜,四曰火車,五曰火队。”李筌注:“烧其輜重,焚其庫室。”杜牧注:“器械财货及军士衣装,在車中上道未止曰輜,在城营垒已有止舍曰庫,其所藏二者皆同。”经文这两句是双关语,表面意义是言在军事活动中君子終日行走,但时时刻刻不能離开他的輜重車辆;实际含义是君子在治政行动中,时刻不能脱離根本——静而无為。

又,王弼注云:“以重為本,故不離。”

THE END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