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27_07_校笺_09_张舜徽

张舜徽云:“此言善为君者,常能于平时审度人物之高下良窳(yǔ)而使之各得其用也。是以无棄人,无棄物。《淮南子·主术训》云:‘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大者以为舟航柱梁,小者以为楫楔,修者以为櫩榱,短者以为朱儒杆栌。无小大修短,各得其所宜;规矩方圆,各有所施。天下之物,莫凶于鸡毒,然而良医橐而藏之,有所用也。是故林莽之材,犹无可棄者,而况人乎?’此论可以发明《老子》无棄人、无棄物之旨。‘而无棄人’,各本‘而’作‘故’,帛书甲、乙本作‘而’,与景龙碑本合,今据改。‘常善救物,而无棄物’,甲、乙本但作‘物无棄财’,与上句语例不协,恐有夺脱,今不从之。‘襲明’,甲本作‘伸明’,乙本作‘曳明’,忡当为愧,形近而讹也。《说文》:‘愧,习也。从心,曳声。’襲、习古通用,故其字亦作‘襲明’。乙本作‘曳’,则偶脱心旁耳。”

THE END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