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39_05_校笺_12_水海

水海按:此句帛书为是。此句实为承上启下之要句。“总上说”,或“启下说”,对此句本义理解有误,致各持一端。其,他(它)们,代词,指代上文的“天”、“地”、“神”、“谷”、“侯王”,这“五事”(通行本加“萬物”为“六事”)。至,有“极”之义。《庄子·至乐》“天下有至乐无有哉?”陆德明注:“至,极也。”《国语·郑语》“和之至也”,韦昭注:“至,极也。”即今语之“极端”、“顶点”。“之也”,语助词。其至之也,其义为“它们发展到极端”。“其至”,义同《鹖冠子·环流》的“物极则反”的“物极”。具体说“其至”即“天澄清到极端”、“地宁静到极端”、“神灵应到极端”、“谷满盈到极端”、“侯王贵高到极端”。显而易见,“其至”有承上之义。启下,即谈“其至”(即“物极”)之后果(见下)。“其至之也”,承上启下之义明矣。又,李嘉谟云:“所谓‘一’者,何也?知天之所以清,即知地之所以寧,知神之所以靈,即知谷之所以盈,知萬物之所以生,即知侯王為天下貞,盖极其致,皆有生于无也,是未尝不一也。若不知一,则必自异。自异,则必绝物。侯王绝物,物亦绝之矣。”是知李嘉谟本亦作“其致之一也”。

THE END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