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27_11_校笺_01_校勘

此句,帛书甲本作“唯知乎大眯”,“唯”,连词,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雖然”、“纵使”。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八云:“唯,《玉篇》:‘雖(今简作虽),词两设也。’常语也,字或作‘唯’。”杨树达《词诠》卷八云:“唯,推拓连词,与‘雖(今简作虽)’字用同。”《荀子·性恶篇》:“今以仁义法正为固无可知可能之理邪?然则唯禹不知仁义法正,不能仁义法正也。”杨倞注:“‘唯’,读为‘雖(今简作虽)’。”是知“唯”与“雖(今简作虽)”用法同。《甲本释文》和高明校“唯”为“雖”(今简作虽),意謂“唯”为“雖(今简作虽)”之假,不确也。甲本“迷”作“眯(mǐ)”,《说文·目部》:“眯,草入目中也。”段玉裁注:“《字林》云:眯,物入眼为病,然则非独草也。”《篇海类编·身体类·目部》:“眯,物入目中,蔽而不明。”《庄子·天运篇》“播穅眯目”,成玄英疏云:“夫播穅眯目,目暗,故不能辩东西。”“眯”,其义则为物入目中,使视线模糊,即眼不明之。帛书乙本同此句。今从乙本。今通行本皆无帛书老子校笺译评798“乎”字。宋刊河上公本、嘉靖刊河上公本、王弼本、王羲之本、孙盛本、景福本、遂州本、宋徽宗本、邵若愚本、苏辙本、董思靖本、王雱本、林希逸本、彭耜本、白玉蟾本、吕知常本、张嗣成本、李道纯本、赵秉文本、林志坚本、邓锜本、赵孟頫本、张之象本、危大有本、薛蕙本、释德清本、徐大椿本“知”作“智”,谓“雖智大迷”。道藏河上公本、想尔本、顾欢本、景龙本、傅奕本、御注三本、敦煌丁本、楼正本、李约本、陆希声本、强思齐本、(唐)李荣本、杜光庭本、陈象古本、吕惠卿本、司马光本、陈景元本、李霖本、范应元本、寇才质本、杜道坚本、吴澄本、庆阳本、磻溪本、明太祖本、王守正本、焦竑本、清世祖本、姚鼐本、王夫之本、魏源本及《韩非子·喻老》引皆作“雖知大迷”。

THE END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