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28_02_校笺_08_高明

高明云:“帛书本与今本勘校,其中主要区别是:帛书甲、乙本‘為天下溪’与‘恒德不離’二句,各重復两次,作‘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恒德不離。恒德不離,復歸於嬰兒。’世传今本多同王本,仅重‘為天下谿’一句;而遂州、敦煌丁、顾欢三本无重句。···从帛书甲、乙本本节经文考察,不仅本文有此两重句,下文‘為天下谷’与‘恒德乃足’、‘為天下式’与‘恒德不忒’皆重两次,三段句型整齐一致。而今本有的仅重一句,有的无重句,此有彼无,尔多它少,参差不一,显為因后人妄改所遗痕迹。再如,此节经文句型,多為因果连缀。前句為后句之因,后句是前句之果。前后相应,互不可缺,缺則语义不明。此种句型《老子》书中多见,如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五十九章:‘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則无不克,无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国。’句法一律。从而可见帛书甲、乙本确保存了《老子》原本之旧,今本皆有捝误。”

THE END
点赞1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