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28_02_校笺_09_水海

水海按:古棣、高明之说為是。《老子》行文,逻辑严谨,表义简赅,常使用“递转推衍句法”,诚如高明所举之例,又如第二十五章:“字之曰道,强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等。这类例句甚多,犹后世之“顶针续麻”,其概念辗转申明或递相外延。此类语序句法,不宜缺少所重语词或语句,也不宜析言破义。故今本仅重一句者,或无重句者,皆非《老子》故文。又,“常德”应依帛书作“恒德”。作“常”者,乃汉人避汉文帝刘恒讳而所改也。不过,“常”与“恒”义同也。“恒德”,恒常的德性,即自然本性。蒋锡昌谓“真常自然之道”,大致不差。而有校谓“恒,普通的,一般的”(周生春注),則不确。

又,河上公注云:“人能谦下如深谿,則德常在,不復離於己。”

THE END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