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29_03_校笺_07_水海

水海按:古棣认為“為者敗之,執者失之”与下文“物或行··”一节意义不相干,便于“執者失之”后增“是以聖人无為··民之从事··则无敗事”三十三字,而把“物或行或随·”一段另置為独立一章,其“理由”不能成立。其实“為者敗之,執者失之”两句与上下文义是一贯的,都在于说明凡事“不可强行,当任自然”的道理(详见下段注)。成玄英疏云:“滞溺有為,则敗亡身命;執心贪欲,则失国丧邦。”苏辙云:“聖人之有天下,···其治天下,非為之也,因万物之自然而除其害耳。若欲取而為之,则不可得矣。”陈柱云:“夫為国亦若是而已。时乎皇则皇,时乎帝则帝,时乎王则王,时乎伯则伯,时乎立宪则立宪,时乎共和则共和。当其势之至,唯有因之通之而已。若非至其时而早為之,或既至其时而固執之,其為敗与失必不能免,何也?违乎自然之则也。”

THE END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