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31_02_校笺_05_水海

水海按:马说非也。《道藏集注》本于本章末引王弼注云:“疑此非老子之作也。”宋晁说之题王弼注《道德经》也说:“弼知‘佳兵者不祥之器’至於‘戰勝以喪禮處之’非老子之言。”又,据马叙伦《老子校诂》引李慈铭、陶学绍说,均以為此章文字有以王弼注文混為经文者,并作详细订正。但二人未云此句為注文混入。又,王道亦云自“兵者不祥之器”以下,似经、注相间,疑古之义疏混入经文者。又,纪昀、谭献、奚侗、易顺鼎、刘师培、劳健皆谓此章有若干注语羼入经文。今人古棣认為自“物或惡之”至“非君子之器”(通行本)三十二字為衍文。今据帛书甲、乙本考之,均有此章文字(包括“物或惡之”句),并无王弼注文混入者。王安石注云:“万物无有不被其凶害者,故惡之。”是知王安石本亦当有此句。

又,“物或惡之”:“物”,强本成疏谓為“人、物”;吕知常谓:“···非特人惡,物亦惮之。”亦释為“人、物”;陈鼓应谓“物”即人。按训诂,训“物”為人,难通。此当以训為“人、物”。“或”,則也(见《古书虚字集释》),就也。惡(wù),厭惡,討厭。“之”,它,代词,代“兵”。全句义為:人、物就都討厭它。这是指一般人、物对“兵”的态度。

THE END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