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节是一组人生格言,讲的是个人修养问题。“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知人需要察辨能力,自知则需内省功夫。察辨仅需智慧,内省则要克己灭私。所以,“自知”比“知人”更难。“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战胜别人只需有力即可;而要克服自己的弱点,光凭力气不行,而要有很强的毅力才行。古人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也讲的是这个道理。“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寿也”,都告诫人们如何正确对待物欲、情欲、所行事业、自我根本、死后的人生价值等,都说得很精辟。《老子》的“自知”、“自胜”、“强行(勤行)”,以及让人们建立永存于世的人生价值等人生观点,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子·微明篇》:“仁莫大于爱人,智莫大于知人,爱人即无怨刑,知人则无乱政。”《韩非子·喻老》:“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志之难,不在胜人,在自胜也。”《吕氏春秋·自知篇》:“夫人故不能自知,人主尤甚。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鞀,犹恐不能自知。今贤非尧舜汤武也,而有掩蔽之道,奚由自知哉?荆成、齐庄不自知而杀,吴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宋、中山不自知而灭,晋惠公、赵括不自知而虏···败莫大于不自知。”《吕氏春秋·先己篇》:“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由此可知,诸子对“知人”、“自知”、“自胜”等修身养性规则的重视。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