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猷云:“‘固’,当以读‘姑’为是。《说林上》:‘《周书》曰:將欲敗之,必固輔之;將欲取之,必姑與之。’用‘姑’字可证。”尹振环云:“甲、乙本皆作‘古’。《说文》:‘姑,····古声。’因此,‘古’乃‘姑’之同声假借。··《战国策·魏策》:‘《周书》曰:將欲取之,必姑予之。’此亦证‘姑’是正确的。”《老子》这几句话源於《周书》,故当从《周书》原文作“姑”。“姑”,副词,姑且,暂且。《小尔雅·广言》:“姑,且也。”《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杜预注:“姑,且也。”帛书《甲本释文》、《乙本释文》和高明等人校“古”为“固”,则不确也。作“故”者,当亦为“姑”之假借(上古二字皆为见纽鱼部)。然杨树达云:“按‘固’当作‘姑’,或名‘固’读为‘故’,‘故’猶今云故意,亦通。”《老子》本字作“姑”,而不作“固”,不得假为“故”明矣,杨氏误。《老子》的“將欲拾之,必古張之”,意謂:將要收缩它,必须姑且扩張它。即是说,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扩張是收缩的一种征兆。在《老子》看来,事物皆处在不断的对立转化的状态,当事物发展到某种极限时,它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