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36_08_校笺_12_古棣

古棣云:“‘邦’是故书,作‘國’乃避汉高祖刘邦讳而改。帛书脱‘之’字。无‘之’字,句子不完整,不合语法,非《老子》之旧。‘示人’,各本皆如此;唯帛书本、想尔本作‘視人’。按:‘示’或‘視’皆假借字。高亨引王念孙(注《荀子·赋篇》‘以示下民’)云:‘示,本作施,俗音之误也。《广雅》曰:施,予也。’按《荀子》文义‘以示下民’即‘以施下民’,作‘施’切合原义,‘示’即‘施’的假借字。《老子》这里‘示’也是‘施’的假借字。‘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即不可给予别人的意思。《淮南子·主术训》:‘有愚智者,不可與利器’,‘與利器’亦即给予利器的意思。高诱注《老子》曰:‘國之利器,不可以假人;’各本及《庄子·胠箧篇》、《韩诗外传》卷七等引此文皆作‘不可以示人’,不作‘不可以假人’。作‘不可以假人’者,盖据孔子所说‘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左传·成公二年》)而改。两者相通,但《老子》自作‘示人’,孔子自作‘假人’。孔子说得更透了,名與利器,暂时借與别人也不行。此‘邦之利器’之‘器’,即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之‘神器’。‘器’,是‘神器’的简称。神器是祭神之器。古代政权和神权密不可分,神权就是政权。所以,神器又是國家政权的象征,进而把國家政权称作神器。‘邦之利器’、‘神器’,亦即國家机器。”

THE END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