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37_03_校笺_12_水海

水海按:“无名之”三字非衍文。河上公本、想尔本等汉本皆如此,与帛书甲、乙本合,可证此三字為原本之文。蒋锡昌说是也。乙本“闐”,则為“鎮”之假借(上古二字皆為真部,属叠韵通假)。“鎮”,鎮定、安定。《广雅·释诂》:“鎮,安也。”《国语·晋语七》:“柔惠小物,而鎮定大事。”韦昭注:“鎮,安也。”此经文“鎮”為使动用法,使··镇定、使··安定之谊。“樸”,素樸。此指“道”而言。经文前文曾云:“道恒无名,樸虽小,而天下弗敢臣。”(通行本为第三十二章)《老子》此二句意谓:自我化育中欲望萌动,我就用无名之道使它鎮定。

又,河上公注云:“吾,身也。无名之樸,道也。萬物已化效于己,復欲作巧伪者,侯王当身鎮抚以道德也。”

THE END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