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海按:王弼注云:“听之不聞名曰‘希’。‘大音’,‘不可得聞之音也’。”“大音”,或者说“不可得聞之音”,即所谓“超聲”。据《国语·周语》载公元前519年将铸“无射”大钟,单穆公直谏:“钟不过以动聲,若无射有林,耳费及也。夫钟聲以为耳也,耳所不及,非钟聲也。”其主要意思是,“无射加上了‘林钟’之聲,人就听不见聲音。”春秋时期,古人凭借经验,感觉到过大的钟聲(或其他音响)所含“超聲波”或“次聲波”,人不仅听不见,且会伤害身体(见《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泠州鸠之言”)。据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报告,人耳能听到的聲音之频率为20—20000赫兹,超过20000赫兹的振动波叫超聲波,人耳听不到。“大音希聲”当是老子从为“耳所不及”的钟聲和震耳欲聋的雷电之聲的自然现象所推论概括出来的至理。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