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101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04_04_校笺_10_吴澄

<p>《老子》04_04_校笺_10_吴澄</p>-齐物书舍
吴澄注云:“‘湛’,澄寂之意。道之体虚,故其存于此也。‘似或存’,而非实有一物存于此也。此一句言道之体虚也。”
05311

《老子》05_05_校笺_04_焦竑

<p>《老子》05_05_校笺_04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多言’,龙兴碑本作‘多聞’。”
03711

《老子》06_02_校笺_02_焦竑

<p>《老子》06_02_校笺_02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天地根’,古本《列子》并作‘天地之根’。”
02611

《老子》30_05_校笺_02_范应元

<p>《老子》30_05_校笺_02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憍’,矜也;旧本亦与‘驕’通。‘伐’,自称美也。决之而勿矜其能,勿伐其功,勿憍其势···。”
04011

《老子》31_04_校笺_03_范应元

<p>《老子》31_04_校笺_03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是以君子居則貴左’,‘左’上声;‘用兵則貴右’,‘右’上声。河上公无‘是以’字。‘左’,阳也,主生。‘右’,阴也,主殺。是以居常則貴左,用兵則貴右,盖殺伐之事,非以為...
05911

《老子》54_音韵_03_孔广森

<p>《老子》54_音韵_03_孔广森</p>-齐物书舍
孔广森《诗声类》云:“按《说文解字》‘邦,从邑丰声’;《释名》曰‘邦,封也,封有功於是也’;‘邦’音曰封明矣。《老子》‘修之於國,其德乃豐;’《韩非子·解老》引作‘修之邦’,故与‘...
03811

《老子》12_07_校笺_06_水海

<p>《老子》12_07_校笺_06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有连词“而”义顺。范应元注文中,也出“而”字(见下引)。故今从帛书乙本。 又,河上公注云:“去彼目之妄视,取此腹之养性。”
02911

《老子》13_04_校笺_03_王安石

<p>《老子》13_04_校笺_03_王安石</p>-齐物书舍
王安石注云:“得失若驚,此寵之所以為辱也。”
04011

《老子》14_08_校笺_11_马叙伦

<p>《老子》14_08_校笺_11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繩繩兮不可名’,唐写、范、彭、白、张嗣成、吴、赵写并同此。据陆出河上本作‘繩繩’,则王本亦有‘兮’字。臧疏、馆本、磻溪、易州无‘兮’字。臧疏引节解曰:‘謂道入皮肤骨节...
03311

《老子》67_08_校笺_02_彭耜

<p>《老子》67_08_校笺_02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故能成器長’,司马‘能’下有‘為’字,陈‘成’下有‘其’字。”
03611

《老子》38_08_校笺_11_蒋锡昌

<p>《老子》38_08_校笺_11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按:忠信质衰,则务外饰;务外饰,则生诈伪;生诈伪,则亂起焉。是禮实产于忠信之薄,而为亂之首。故曰:‘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04611

《老子》39_10_校笺_03_彭耜

<p>《老子》39_10_校笺_03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侯王无以為貞而貴高,將恐蹙’,五注无‘為’字;纂微、司马、苏、曹、陈并无‘為貞而’三字;程‘貞’上有‘天下’字,无‘而貴高’三字。按:《广韵》:‘蹶,失脚也,僵也,亦作...
03811

《老子》75_04_校笺_06_张煦

<p>《老子》75_04_校笺_06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吕等无‘貴’字、‘也’字。”
05211

《老子》42_08_校笺_04_范应元

<p>《老子》42_08_校笺_04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人之所以教我,而亦我之所以教人’,王弼、严遵同古本。河上公作‘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按:道藏严遵本、怡兰堂刊严遵本皆作“人之所教,亦我教之”,与范氏所见本相异。诸...
03611

《老子》23_08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23_08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作“同於德□,道亦德之”,损掩“者”字,《甲本释文》已校补;乙本同此二句。今从乙本。河上公本、王弼本、顾欢本、景福本、林希逸本、李道纯本、林志坚本、焦竑本、释德清本...
03511

《老子》26_05_校笺_13_朱谦之

<p>《老子》26_05_校笺_13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此当作‘輕則失根,躁則失君’;与上首句‘重為輕根,静為躁君’,相对成文。遂州本、傅、范本‘失臣’均作‘失本’。《永乐大典》王弼本作‘輕則失根’,吴澄、焦竑、李贽诸本同此...
03811

《老子》50_08_校笺_08_水海

<p>《老子》50_08_校笺_08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作“被”是也。卢文弨云:《韩非子》张鼎文本、凌瀛初本则作“被”。顾广圻云:《韩非子》道藏本亦作“被”。《经典释文》作“被”,云:“被,皮彼反。”帛书本正作“被”。《老子》原...
04511

《老子》29_07_校笺_12_易顺鼎

<p>《老子》29_07_校笺_12_易顺鼎</p>-齐物书舍
易顺鼎云:“‘挫’与‘隳’义不相反,俞氏据河上本作‘或載或隳’,谓‘王本挫,在字之误,在即載字’。其说是也。然有未尽者。按王作‘在’,河上作‘載’,皆‘栽’之假借字。‘在’字《州辅...
02911

《老子》07_02_校笺_12_李嘉谋

<p>《老子》07_02_校笺_12_李嘉谋</p>-齐物书舍
李嘉谋云:“天不爱其施,地不爱其生,是谓不自生。不自生,万物恃之以生,故能長生。此天施地生之道,所以未尝一日息也。”
03411

《老子》53_04_校笺_06_水海

<p>《老子》53_04_校笺_06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老子》原本作“蕪”,因“苗”与“蕪”义通,遂州本、武内敦丁本才作‘苗’。朱说是也。 又,河上公注云:“‘朝甚除’,高台榭,修宫室;‘田甚蕪’,农事废,不耕治,失时也;‘倉...
04111

《老子》32_02_校笺_04_焦竑

<p>《老子》32_02_校笺_04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樸雖小,天下不敢臣’,一无‘樸雖小’,古本作‘莫能臣’也。”又云:“以其未彫未琢,故谓之‘樸’。以其曰希曰微,故谓之‘小’。···一为萬主,而萬为之賓,又孰有臣樸者哉?...
05211

《老子》56_今译

<p>《老子》56_今译</p>-齐物书舍
知“道”之士,是不向人民施加政令的;施加政令的人,就不是知“道”之士。堵塞他的知欲的感官,关闭他的爱恶的门径;蕴敛他的才华的光耀,使他混同于俗世尘迹;钝锉他的锐利锋芒,消解他的怡喜...
03211

《老子》12_音韵_07_江有诰

<p>《老子》12_音韵_07_江有诰</p>-齐物书舍
江有诰云:“爽,疏两切。按:古惟读平声,至曹植《释愁文》‘乱我情爽’,与掌、党叶,始作上声。当与阳部并收。《老子·检欲篇》‘五味令人口爽’,与聾、狂通韵。”(《唐韵·四声正·三十六...
04411

《老子》58_音韵_05_江永

<p>《老子》58_音韵_05_江永</p>-齐物书舍
江永《古韵标准》入声第三部谓:“‘缺’,苦穴切。《老子》‘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05211

《老子》36_03_校笺_06_张舜徽

<p>《老子》36_03_校笺_06_张舜徽</p>-齐物书舍
张舜徽云:“《韩非子·喻老》引此无‘廢之’两句,帛书甲、乙本作‘將欲去之,必古與之’,与今本异。要之此数句,乃阐明促使事物转化之理,虽文句稍有不同,而寓意则无二致,不必改也。”
08411

《老子》14_12_校笺_08_许抗生

<p>《老子》14_12_校笺_08_许抗生</p>-齐物书舍
许抗生云:“今,甲、乙本同作‘今’,其他诸本皆作‘古’。今按:从老子的整个思想看,今‘道’与古‘道’一也。‘道’是永远不变的,所以古今虽异,其‘道’则一。疑后人不知此义而改‘今’為...
02611

《老子》61_08_校笺_05_严可均

<p>《老子》61_08_校笺_05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此两者’,河上、王弼‘此’作‘夫’,高翻无‘此’字。”
05011

《老子》37_音韵_01_江有诰

<p>《老子》37_音韵_01_江有诰</p>-齐物书舍
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谓:爲、爲、化韵(歌部,爲音譌,化音呵),樸、樸、欲韵(侯部),静、正韵(耕部)。奚侗谓:爲、化為韵,作、樸、樸、欲為韵,静、定為韵。
06311

《老子》64_14_校笺_15_吴澄

<p>《老子》64_14_校笺_15_吴澄</p>-齐物书舍
吴澄云:“此言聖人之學,以不學为學。衆人所趋者,我則不趋;衆人掉臂过而不顾,我則还反其处;是不學人之所學也,故曰‘學不學’。凡此不欲、不學者,盖以萬物之理,无為而自然,故吾亦无為。...
05311

《老子》65_05_校笺_10_高亨

<p>《老子》65_05_校笺_10_高亨</p>-齐物书舍
高亨云:“‘此’上王本原有‘知’字。按:王本‘知’字涉下文而衍。‘稽’读為‘楷’。《广雅·释诂》:‘楷,法也。’《说文》:‘式,法也。’稽、楷古通用。《庄子·大宗师篇》:‘狐不偕。...
0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