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103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73_04_校笺_08_方以智

<p>《老子》73_04_校笺_08_方以智</p>-齐物书舍
方以智云:“‘繟然’与‘坦然’、‘啴然’互通。焦氏《老子翼》曰:‘繟音闡,王作坦,严作默,不如作繟为长。’知按王辅嗣注作‘坦然’者亦通。盖‘單’与‘亶’古通,犹‘嬗’之于‘禪’,‘...
0459

《老子》30_07_校笺_07_俞樾

<p>《老子》30_07_校笺_07_俞樾</p>-齐物书舍
俞樾云:“按:傅奕本作‘是果而勿强’,当从之。上文云‘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又云:‘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皆言其果,不言其强,故总之曰‘是果而勿强’,正与上...
04510

《老子》31_03_校笺_06_柳存仁

<p>《老子》31_03_校笺_06_柳存仁</p>-齐物书舍
柳存仁云:“‘故有道者不處也’,河上公注本、玄宗本、徽宗本句末无‘也’字。此處用明太祖本,盖宗吴澄。”
0459

《老子》10_04_校笺_04_王昶

<p>《老子》10_04_校笺_04_王昶</p>-齐物书舍
王昶云:“开元、至元作‘能无為’。”
04514

《老子》36_06_校笺_23_詹剑峰

<p>《老子》36_06_校笺_23_詹剑峰</p>-齐物书舍
詹剑峰云:“老子所说的‘弱’、‘柔’、‘柔弱’,都是指新生的东西。因为新生的东西总是幼弱的,总是柔嫩的,所以他以婴兒为例,婴兒的骨是弱的,婴兒的筋是柔的,可是他握起拳头来却是很紧的...
0457

《老子》37_04_校笺_08_蒋锡昌

<p>《老子》37_04_校笺_08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强本成疏引经文云:‘无名之樸,亦將不欲;’是成作‘无名之樸,亦將不欲’。《释文》不重‘无名之樸’四字,恐系脱去。譣义,有之為是。‘无名之樸’即‘道’,‘道’即‘无欲’,...
04511

《老子》16_02_校笺_09_高亨

<p>《老子》16_02_校笺_09_高亨</p>-齐物书舍
高亨云:“按:‘吾以觀復’,疑原作‘吾觀其復’,转写衍‘以’字、捝‘其’字耳。‘復’即下文‘归根’之意也。”
04512

《老子》66_03_校笺_06_张煦

<p>《老子》66_03_校笺_06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吕、赵‘民’作‘人’。下同。吕、赵无‘必’字。葛无‘其’字。”
0456

《老子》81_02_校笺_02_罗振玉

<p>《老子》81_02_校笺_02_罗振玉</p>-齐物书舍
罗振玉云:“敦煌辛本‘知’作‘智’。”
0459

《老子》71_述评

<p>《老子》71_述评</p>-齐物书舍
老子这一章节所讲的是人要有自知之明,与孔子所主张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文意大体相同。有不同的是,孔子的主张立意在于“是知”而有为,真诚为政;而老子...
0457

《老子》27_04_校笺_10_张煦

<p>《老子》27_04_校笺_10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开元、赵‘閉’作‘閇’。‘鍵’,张之象同,林作‘揵’,各本作‘楗’。‘而’,陈象古作‘故’,下同。”水海按:今譣北京西便门外白云观赵松雪书《道德经》“閉”作“閇”。
0459

《老子》50_06_校笺_01_校堪

<p>《老子》50_06_校笺_01_校堪</p>-齐物书舍
此句,帛书甲本作“蓝□□執生者”,“蓋”查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二五,原字当作“葢”。“葢”,同蓋(盖)。《说文》云:“葢,苫也。从艸、盇声。”邵瑛《群经正字》云:“今经典多作‘...
04514

《老子》09_01_校笺_07_朱谦之

<p>《老子》09_01_校笺_07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持满’即‘执盈’也。《史记·乐书》‘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此作‘持而盈之’,于义为优。《荀子·宥坐篇》:‘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
0456

《老子》10_02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10_02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损掩前句,《甲本释文》已校补,后句同此;帛书乙本“搏”作“槫”,《乙本释文》校改作“搏”(高明、许抗生亦校为“搏”)。其他文字同此。今从《乙本释文》。其他诸本“搏”...
0457

《老子》13_05_校笺_03_奚侗

<p>《老子》13_05_校笺_03_奚侗</p>-齐物书舍
奚侗云:“吴澄本无‘是謂寵辱若驚’六字,以下文例之,似是。”
04514

《老子》36_02_校笺_10_宋常星

<p>《老子》36_02_校笺_10_宋常星</p>-齐物书舍
宋常星云:“观天地之道,春夏则为强,秋冬则为弱。观老少之理,年少则为强,年老则为弱。”
04513

《老子》15_04_校笺_04_范应元

<p>《老子》15_04_校笺_04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豫兮若冬涉川’,古本七句皆有‘兮’字。‘豫’,象属。此形容善為士者,循理应物,审于始而不躁进也。”
0459

《老子》77_04_校笺_06_马叙伦

<p>《老子》77_04_校笺_06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六朝残卷、卷子成疏、磻溪无‘无’字。《晋书·裴楷传》:‘楷曰:損有餘以補不足,天之道也。’盖本此文,则裴本‘而’作‘以’。”
0456

《老子》26_05_校笺_06_严可均

<p>《老子》26_05_校笺_06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輕則失臣’,王弼作‘失本’,《大典》作‘失根’。”
04514

《老子》27_04_校笺_21_水海

<p>《老子》27_04_校笺_21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从哲学思想上来说,“閉門”,指關閉心智之門。《德篇》“塞其说,閉其門,冬身不堇”(通行本为第五十二章)。老子认为心智是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而形成的輕躁的欲望,所以老子提...
04515

《老子》08_06_校笺_04_毕沅

<p>《老子》08_06_校笺_04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河上公、王弼并无‘矣’字。”
04510

《老子》10_音韵_01_江有诰

<p>《老子》10_音韵_01_江有诰</p>-齐物书舍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離、兒、疵、為、疵(雌)、知韵(歌支通韵,离叶音黎,為叶音惟。)水海按:江氏“雌”误作“疵”。江氏又谓:有、恃、宰韵(之部,宰音梓)。姚文田谓:離、兒、疵、知、雌...
0455

《老子》13_09_校笺_11_朱谦之

<p>《老子》13_09_校笺_11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傅、范本作‘故貴以身為天下者···’,范注‘古本’二字,陈碧虚引王弼本与傅、范同,当亦王弼之古本。遂州本作‘故貴以身於天下者····’;敦煌两本作‘故貴以身於天下.··...
04511

《老子》37_音韵_05_水海

<p>《老子》37_音韵_05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闐之以无名之樸。”名【mǐen】、作【tsǎk】、樸【p'eǒk】為韵。名【mǐen】,耕部,作【tsǎk】,铎部,樸【p‘eǒk】,屋部...
0455

《老子》47_音韵_04_魏了翁

<p>《老子》47_音韵_04_魏了翁</p>-齐物书舍
魏了翁云:“六经凡下皆音户,舍皆音暑。不特六经,古音皆然。”(陈第《毛诗古音考》引)
04513

《老子》31_11_校笺_16_唐玄宗

<p>《老子》31_11_校笺_16_唐玄宗</p>-齐物书舍
唐玄宗疏云:“上將主軍,則专殺,故處右。偏將為副,不专殺,故處左。今左尊而右卑,上將軍却右者,言用之道同于喪禮尚右。今上將軍居右,是以喪禮處置之尔。”
0457

《老子》32_03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32_03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作“□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前句句首损掩“侯”字,《甲本释文》已校补;乙本同此二句。今从乙本。想尔本、索洞玄本、景龙本、敦煌丁本、遂州本、傅奕本、白文本、姚鼐本...
04514

《老子》81_音韵_01_江有诰

<p>《老子》81_音韵_01_江有诰</p>-齐物书舍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无韵。高本汉则以信、善為韵。武内义雄以積、有、多為韵。
04515

《老子》39_11_校笺_11_唐玄宗

<p>《老子》39_11_校笺_11_唐玄宗</p>-齐物书舍
唐玄宗注云:“侯王貴高,兆民賤下,為国者以人為本基,当劳谦以聚之。”
0456

《老子》22_音韵_01_江有诰

<p>《老子》22_音韵_01_江有诰</p>-齐物书舍
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謂:盈、新韵(真耕通韵。此二句本在“枉則直”之下,今据韵移在此)。直、得、惑、式韵(之部,惑,呼逼反)。明、彰、功、長韵(阳东通韵,功叶音光)。争、争韵(耕部)。
0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