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25_02_校笺_07_毕沅
《老子》44_03_校笺_08_河上公
《老子》79_04_校笺_06_唐玄宗
《老子》01_07_校笺_13_张松如
张松如云:“此两者,既同出而異名,又同謂之玄。···细审文义,当是承上两句‘其妙’、‘其徼’而言,也就是说的无名自在之道的微妙与有名为我之道的运行这两个方面。”
《老子》03_03_校笺_10_蒋锡昌
蒋锡昌云:“按:道藏王弼本及刘惟永《道德真经集义》引王本经义皆无‘民’字。《御览·皇王部》一《叙皇王》上引亦无‘民’字。顾本成疏:‘心恒虚寂,故言不亂也’,是成亦无‘民’字,譣各本...
《老子》03_07_校笺_05_张煦
《老子》51_06_校笺_03_范应元
范应元云:“‘故道生之,蓄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蓋之,覆之。’‘畜’,积也。‘覆’,音副,古文如此。物生之后,积累而長,指春而言也。长、育,指夏也。亭、毒,指秋也。王弼、李奇...
《老子》52_04_校笺_09_奚侗
奚侗云:“《易周·说卦》:‘兑为口;’引申凡有孔竅者皆可云兑。《淮南子·道应训》:‘王者欲久持之,则塞民于兑。’高注:‘兑,耳、目、鼻、口也。《老子》曰:塞其兑。’是也。門,谓精神...
《老子》31_02_校笺_04_蒋锡昌
蒋锡昌云:“强本成疏引经文云:‘物或惡之,故有道不處。’疏云:‘一切人、物皆畏兵而惡贪,故有道行人不處心於兵戈及贪欲。’顾本无疏,当系缺文。马说非是。按:《广雅·释诂》:‘或,有也...
《老子》54_01_校笺_11_王安石
《老子》54_08_校笺_06_水海
《老子》55_04_校笺_09_成玄英
《老子》32_音韵_04_古棣
《老子》11_07_校笺_09_蒋锡昌
蒋锡昌云:“此‘无’与上三‘无’字不同,為‘有无’之‘无’,常语也。二‘之’字均系统指上文轂木、陶土、房屋三者而言。谓有此三者以為利,无此三者以為用也。”
《老子》14_04_校笺_08_王弼
《老子》15_11_校笺_16_王弼
《老子》64_15_校笺_07_水海
水海按:朱谦之、张舜徽之说是也。《老子》原本当作“能輔”。此句言“聖人”能够輔助萬物的自然发展,而不敢强作妄為。显然这是在宣传“无為”之道的。 又,河上公注云:“教人反本实者,欲以...
《老子》19_05_校笺_01_校勘
《老子》74_06_校笺_07_马叙伦
马叙伦云:“六朝残卷‘手’下有‘者’字。馆本、卷子成疏‘斵’作‘斲’,无‘者’字,无‘矣’字。惟馆本‘斲’作‘到’。···《文选·豪士赋序》注引无‘者’字,各本及《文子》引有。《豪...
《老子》76_04_校笺_06_刘师培
《老子》76_音韵_04_本章韵读
《老子》46_02_校笺_02_罗运贤
《老子》27_06_校笺_13_蒋锡昌
蒋锡昌云:“强本成疏引经文云:‘是以聖人常善救人,而无棄人;常善救物,而无棄物。’则成本二‘故’字均作‘而’。按:四十九章‘聖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