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108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35_02_校笺_02_纪昀

<p>《老子》35_02_校笺_02_纪昀</p>-齐物书舍
纪昀云:“按‘平太’,河上公注本作‘太平’,《永乐大典》作‘平泰’。”
04513

《老子》80_05_校笺_04_焦竑

<p>《老子》80_05_校笺_04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甘其食’,古本上有‘至治之極民各’六字。‘安其俗’,‘俗’一作‘居’。‘樂其業’,‘業’一作‘俗’。”按:焦氏《老子翼》卷六引经文作“安其居,樂其俗”。其书卷八《考异》...
0457

《老子》27_02_校笺_06_张煦

<p>《老子》27_02_校笺_06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葛‘謫’作‘讁’。”
0458

《老子》49_述评

<p>《老子》49_述评</p>-齐物书舍
这一章讲的是“圣人”如何处世治天下。 “理想的治者,收敛自己的意欲,不以主观来釐定是非好恶的标准,破除自我中心,去体认百姓的需求,而敞开彼此隔阂的通路。理想的治者,浑厚真朴,以善心...
0456

《老子》31_06_校笺_07_范应元

<p>《老子》31_06_校笺_07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盖殺伐之事,非以為常也。兵者,凶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故凡兵至於不容不用,則君子惟以禁暴除乱也。”
04511

《老子》59_07_校笺_05_范应元

<p>《老子》59_07_校笺_05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柢’字,傅奕引古本云:‘柢,本也。’又引敦璞云:‘柢,謂根柢也。’河上公作‘蔕’,非经义。夫‘柢’亦是‘根’。”
04510

《老子》16_11_校笺_02_焦竑

<p>《老子》16_11_校笺_02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公乃王’,龙兴观碑次解本作‘公能生’。”
04514

《老子》16_音韵_04_水海

<p>《老子》16_音韵_04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至虚極也,守静督也。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極【gǐek】,职部;督【teuk】,觉部;职部【ek】和觉部【euk】皆为入声韵,其主要元音相近,韵尾相同,故可旁转,职、觉合韵,极、...
04511

《老子》26_01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26_01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两句,帛书甲本作“□為巠根,清為趮君”,“重”字损掩,《甲本释文》已校补,“輕(简作轻)”假作“巠”(上古二字皆為耕部),“静”假作“清”(上古二字皆為耕部),《甲本释文》皆已校...
04510

《老子》27_01_校笺_06_毕沅

<p>《老子》27_01_校笺_06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王弼无‘者’字,下四句同。古无‘轍’字,《庄子·天地篇》所称‘車軼’亦即‘轍’也,是借字,实应用‘徹’耳。”
04515

《老子》79_03_校笺_03_范应元

<p>《老子》79_03_校笺_03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徹'。《音辩》云:'司,主也。徹,去。上声也。'经典'徹'与撤'通。故臣之有德以化民者,聖人惟主於符合而已。臣之无德而害民者,聖人则主於去之。'
0459

《老子》05_05_校笺_03_范应元

<p>《老子》05_05_校笺_03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數,音朔。萬物之多,百姓之众,聖人不过推此一道而博爱之,岂区区言仁也?傥多言仁爱,而不能体道,则空有其言,而无实效,故多言则数窮也,不如同天地守...
0456

《老子》12_04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12_04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五味’,酸、咸、甘、辛、苦也。‘口爽’,‘爽’,差也。河上云:‘亡也。’”
04510

《老子》58_06_校笺_08_杨树达

<p>《老子》58_06_校笺_08_杨树达</p>-齐物书舍
杨树达云:“‘其’犹‘豈’也。‘其无正’,即豈无正?问辞也。‘正複為奇,善複為妖’,答辞也。‘善複為妖’上,疑脱‘其无善’三字。”(《古书疑义举例续补》)
0456

《老子》68_04_校笺_07_马叙伦

<p>《老子》68_04_校笺_07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马说‘古之’二字属下读,是也;然‘天’下当有‘之’字。此传写‘古’字讹入此文,又复脱一‘之’字矣。···罗卷无‘配’上‘謂’字。‘也’字,范、罗卷、柰卷、臧疏同此,各本...
04512

《老子》22_07_校笺_04_唐玄宗

<p>《老子》22_07_校笺_04_唐玄宗</p>-齐物书舍
唐玄宗疏云:“言人不自伐取,尝為谦让,则人不與竞,其功歸已。如地坳下,水必盈焉。故云‘故有功`。”
0456

《老子》50_08_校笺_07_柳存仁

<p>《老子》50_08_校笺_07_柳存仁</p>-齐物书舍
柳存仁云:“‘不避甲兵’句,河上本‘避’字作‘被’,玄宗同河上本。”
04511

《老子》57_06_校笺_06_罗运贤

<p>《老子》57_06_校笺_06_罗运贤</p>-齐物书舍
罗运贤云:“《御览》六二四引‘人多伎巧’。”
0458

《老子》64_12_校笺_05_朱谦之

<p>《老子》64_12_校笺_05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按:《韩诗外传》云:‘官怠於有成,病加於小愈,祸生於懈惰,孝衰於妻子,察此四者,慎終如始’;盖亦本此。” 又,河上公注云:“終当如始,不当懈怠。”
0456

《老子》39_05_校笺_06_陶方琦

<p>《老子》39_05_校笺_06_陶方琦</p>-齐物书舍
陶方琦云:“王注:‘各以其一,致此清、寧、靈、盈、生、貞。’盖王本有‘一也’二字。”
04514

《老子》69_音韵_06_本章韵读

<p>《老子》69_音韵_06_本章韵读</p>-齐物书舍
本章韵读:客、尺,铎部。行、兵,阳部;臂、敵,锡部。敵,锡部;若,铎部,锡铎合韵。寳,幽部;勝,蒸部;幽蒸合韵。
0459

《老子》78_04_校笺_08_水海

<p>《老子》78_04_校笺_08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莫弗知','弗'作'能'者,则为误也,《淮南子·道应训》引则作'不','不'与'弗'义同。此为证。试问以水之道为例,天下谁人不知柔弱可以勝剛强?疑此作'能'者,盖涉七十章'天下莫之能知...
0455

《老子》78_07_校笺_08_蒋锡昌

<p>《老子》78_07_校笺_08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按:《淮南子·道应训》引作'能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為'当据道藏王本作'謂'。'
04515

《老子》30_07_校笺_03_范应元

<p>《老子》30_07_校笺_03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是謂果而勿彊’,一本无‘謂’字。决之而勿矜其能,勿伐其功,勿憍其势,决之於不得已,此所謂决之而非以兵取强也。”
0458

《老子》10_述评

<p>《老子》10_述评</p>-齐物书舍
本章主题在于说明修身兴国之道,并非有的学者所讲的“进一步发挥老子消极无为的政治观点”。修身兴国是老子人生哲学探讨的重大课题。而其总原则是循乎自然,以保全本性;谦下柔弱,以消除横逆。...
04512

《老子》59_音韵_03_陈第

<p>《老子》59_音韵_03_陈第</p>-齐物书舍
陈第《屈宋古音义》云:“服音逼,《诗经》、《周易》及秦汉古辞无有不读逼者。”
0455

《老子》14_音韵_09_本章韵读

<p>《老子》14_音韵_09_本章韵读</p>-齐物书舍
本章韵读:微、希,微部;夷,脂部;微脂合韵;一、計,质部;脂质通韵。物、物,物部。狀、象、望,阳部。後,侯部;首,幽部;侯幽合韵。道,幽部;有、始、紀,之部;幽之合韵。
0457

《老子》15_08_校笺_04_焦竑

<p>《老子》15_08_校笺_04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敦兮其若樸’,龙兴观碑次解本作‘混若樸’。木未斵曰樸。‘若樸’,质而无文章也。”
04510

《老子》15_12_校笺_11_蒋锡昌

<p>《老子》15_12_校笺_11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按:陈碧虚谓一本作‘孰能濁以静之而徐清?孰能安以動之而徐生?’文谊兼长,盖王弼古本也。”
04510

《老子》18_音韵_03_朱谦之

<p>《老子》18_音韵_03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按‘義’古皆音‘俄’。《洪范》‘无偏无颇,遵王之义’;唐玄宗改‘颇’为‘陂’,其敕略云:‘朕三复兹句,常有所据,据下文并皆协韵,惟颇一字,实则不伦,宜改为陂。’吴棫曰:...
0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