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42_07_校笺_06_蒋锡昌
《老子》44_今译
《老子》77_07_校笺_06_马叙伦
马叙伦云:“宋河上、馆本、易州、卷子成疏、臧疏、柰卷、磻溪作‘唯有道者’,柰卷‘道者’下有‘乎’字。六朝残卷作‘唯有道乎’。伦谓此文当作‘惟有道者’。”水海按:易州本作“其唯有道者...
《老子》27_03_校笺_08_王昶
《老子》27_09_校笺_03_王卡
王卡云:“‘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强本无两‘者’字。”水海按:强思齐本引河上公注文本无两“者”字。 又,河上公注云:“資,用也。人行不善者,聖人犹教导使为善,...
《老子》31_12_校笺_08_张舜徽
《老子》10_05_校笺_04_范应元
《老子》37_03_校笺_03_焦竑
《老子》62_08_校笺_11_张煦
《老子》64_03_校笺_02_陆德明
《老子》64_06_校笺_07_马叙伦
马叙伦云:“按:‘衰’,各本作‘抱’。‘豪’,馆本、六朝残卷、范、彭、罗卷、柰卷同此。各本及《类聚》八八、《文选·励志诗》注、《刘先生夫人墓志》注引作‘毫’。”
《老子》17_02_校笺_17_水海
水海按:顾欢等旧注,蒋锡昌、张松如等新注,把“太上”、“其次”等,释为以时间先后为序排列的不同时代;福永光司等把“太上”、“其次”等,释为不同世代的不同价值等级。此说皆可通。
《老子》19_04_校笺_05_魏稼孙
《老子》20_14_校笺_03_范应元
《老子》39_07_校笺_02_刘师培
刘师培云:“‘發’,读为‘廢’。《说文》:‘廢,屋顿也。’《淮南子·览冥训》‘四极廢’,高注‘廢顿也’。《左传·定公三年》‘廢于炉炭’,杜注‘廢,坠也’。顿、坠之义,与倾圮同。恐發...
《老子》74_02_校笺_09_高明
高明云:“王本‘若使民常畏死’,世传本多与之同,而遂州本作‘若使人常不畏死’,敦煌辛本作‘若使常不畏死’。同一经文,一作‘常畏死’,一作‘常不畏死’,如此抵牾,其中必有一误。蒋锡昌...
《老子》26_02_校笺_02_陆德明
《老子》49_04_校笺_06_王昶
《老子》29_07_校笺_16_马叙伦
马叙伦云:“按:范同此(‘或培或堕’),罗卷作‘或接或隳’,易州亦作‘或接或隳’,各本作‘或載或隳’。成疏曰:河上本‘或載’作‘或接’。则成作‘載’,河上作‘接’。陆、成同时而所见...
《老子》06_03_校笺_08_蒋锡昌
蒋锡昌云:“‘緜緜若存’,言导引时气缓缓出入,若存若亡也。十章‘营魄抱一··专气致柔’,亦言此法。‘勤’借为‘瘽’,病也。‘用之不勤’,言人用此法者,乃得无病而全其天年也。《庄子·...
《老子》54_01_校笺_08_朱谦之
朱谦之云:“‘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周易集解》‘屯’下虞翻引第一句同此。《淮南子·主术训》引‘善建者不拔’,注‘言建之无形也’。王念孙云:‘此六字乃正文,非注文也。故善建者不...
《老子》54_04_校笺_03_严可均
《老子》09_02_校笺_03_陆德明
陆德明云:“‘揣’,初委反,又丁果反、志瑞反。顾云:‘揣,治也。’《简文》:章樏反。‘而棁’,‘棁’音锐。‘棁’字,音菟夺反,又徒活反,河上作‘鋭’。”
《老子》54_08_校笺_03_马叙伦
《老子》10_02_校笺_12_水海
水海按:当作“搏”也。“槫”、“專”乃“搏”之借字(三字皆为元部,故可通假)。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之《十阵篇》有“員陳者,所以槫也”句,影本注释云:“槫,读为專或團。...
《老子》32_05_校笺_02_彭耜
《老子》57_01_校笺_03_范应元
《老子》33_音韵_03_马叙伦
《老子》57_06_校笺_11_古棣
古棣云:“‘民多技巧,奇物滋起’,河上公古本如此,今河上公本‘技’作‘伎’,乃‘技’的异体。有的传本,‘民’字作‘人’,王弼本亦作‘人’。王注‘民多智慧,则巧伪生’,据注可知王弼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