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117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69_今译

<p>《老子》69_今译</p>-齐物书舍
用兵的人有话说道:“我不敢采取攻势,而宁可采取守势;不敢贸然前进一寸,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叫做想要摆阵相对,而却使对方无阵可摆;想要奋臂相斗,而却使对方无臂可举;想要执兵相战,而...
04410

《老子》41_09_校笺_08_马叙伦

<p>《老子》41_09_校笺_08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輸’,各本并作‘渝’。然据范说,则古本上句作‘輸’,不应此复作‘輸’。纪谓‘渝’一作‘媮’,亦与此本上句重。似作‘渝’者是。”又云:“《说文》‘渝,变污也。’古书多用...
04414

《老子》42_10_校笺_02_彭耜

<p>《老子》42_10_校笺_02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父’,李如字,祖也,本也。”
04414

《老子》27_11_校笺_10_王弼

<p>《老子》27_11_校笺_10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雖有其智,自任其智。不因物,于其道必失,故曰‘雖智大迷’。”
0449

《老子》29_01_校笺_04_焦竑

<p>《老子》29_01_校笺_04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而為之’,古本下有‘者’字。‘取’,如《左传》‘取我田畴而伍之’、《史记》‘取高帝约束纷更之’之‘取’。‘為’,治之也。”
0449

《老子》29_04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29_04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句,帛书甲本同;乙本“隨(今简作随)”假作“隋”(上古二字皆為邪纽歌部)。今从甲本。河上公本、王弼本、顾欢本、御注三本、邢玄本、景福本、楼正本、李约本、陆希声本、强思齐本、杜光庭...
0448

《老子》30_04_校笺_02_彭耜

<p>《老子》30_04_校笺_02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取强焉’,纂微、司马、苏、曹、达真、陈并无‘焉’字,叶作‘强取焉’。”
04414

《老子》09_05_校笺_13_成玄英

<p>《老子》09_05_校笺_13_成玄英</p>-齐物书舍
成玄英疏云:“‘天’者,自然之谓也。夫日中则昃,月满则亏。亏必盈极,则反数其然也。所以佐世之功成,富貴之名遂者,必须守分,知足谦柔,静退处不竞之地,远害全身。能如是者,深合天真之道...
0448

《老子》59_02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59_02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全损,乙本同此,今从乙本。《韩非子·解老》引,张榜本作“夫為嗇,是謂蚤服”,凌瀛初本作“夫謂嗇,是以蚤復”,乾道本作“夫謂嗇,是以蚤服”。河上公本、王弼本、景龙本、...
0449

《老子》41_05_校笺_10_高亨

<p>《老子》41_05_校笺_10_高亨</p>-齐物书舍
高亨云:“‘建言’,殆《老子》所称书名也。《庄子·人间世篇》引《法言》,《鹖冠子·天权篇》引《逸言》,《鬼谷子·谋篇》引《阴言》,《汉书·艺文志》有《谰言》(班固自注:不知作者),...
04414

《老子》27_04_校笺_18_水海

<p>《老子》27_04_校笺_18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帛书乙本作“關籥”,通行本作“關鍵”或“關楗”。“關”,關閉門的門門(門栓)。《说文·門部》:“關,以木横持門户也。”《广韵·删韵》引《声类》:“關,所以閉也。”《墨子·备...
0445

《老子》49_07_校笺_03_范应元

<p>《老子》49_07_校笺_03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聖人之在天下’,严遵、王弼同古本。”水海按:今譣之严遵本和王弼本,皆无“之”字。然王弼注云:“是以聖人之于天下·”王弼本似有“之”字。
0445

《老子》04_02_校笺_07_罗振玉

<p>《老子》04_02_校笺_07_罗振玉</p>-齐物书舍
罗振玉云:“敦煌本作‘淵似萬物之宗’。”
0446

《老子》05_05_校笺_05_王昶

<p>《老子》05_05_校笺_05_王昶</p>-齐物书舍
王昶云:“邢州作‘多聞數窮’。”
04414

《老子》62_06_校笺_03_毕沅

<p>《老子》62_06_校笺_03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不如進此道也’,河上、王弼‘進’上有‘坐’字,无‘也’字。”
0445

《老子》16_01_校笺_05_朱谦之

<p>《老子》16_01_校笺_05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篤’字,景龙本、景福本、赵孟頫本均作‘’。《字鉴》曰:‘篤,《说文》:馬行顿迟,从馬竹声。俗作。’···《老子》言‘虚’共五见,惟五章‘虚而不屈’,与此章‘致虚極’,...
0447

《老子》16_04_校笺_02_彭耜

<p>《老子》16_04_校笺_02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各歸其根’,司马、曹、陈‘各’下并有‘復’字。”
0447

《老子》81_04_校笺_07_朱谦之

<p>《老子》81_04_校笺_07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刑玄、庆阳、磻溪、楼正均作‘與’。二‘愈’字,邢玄作‘逾’,范作‘俞’。‘俞’古字,作‘逾’误。又‘聖人不積’,赵、高并作‘無積’,范作‘无積’,河上公、王弼作‘不積’...
0449

《老子》20_14_校笺_11_蒋锡昌

<p>《老子》20_14_校笺_11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查道藏王弼本及诸本均作‘若昏’,惟浙江书局刊王弼本作‘昬昏’。以文谊而论,作‘昬昬’者,是也。下文弼注:‘无所欲为,悶悶昬昬,若无所识。’可证《老子》古本作‘昬昬’,不...
04411

《老子》15_07_校笺_13_蒋锡昌

<p>《老子》15_07_校笺_13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说文》:‘釋,解也;’‘液,水尽也。’冰可言解,而不可言水尽,谊固以‘釋’為长。然‘釋’古亦假‘液’為之。《礼记·月令》:‘冰冻消釋;’《釋文》:‘釋本作液;’是其例...
0447

《老子》64_05_校笺_03_大田晴轩

<p>《老子》64_05_校笺_03_大田晴轩</p>-齐物书舍
大田晴轩云:“《尚书·周官》‘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王西庄后案以為用此章之语。”
0449

《老子》21_05_校笺_14_王弼

<p>《老子》21_05_校笺_14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窈冥,深远之叹。深远不可得而見,然而万物由之。不可得見,以定其真,故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也。”
0449

《老子》42_10_校笺_03_范应元

<p>《老子》42_10_校笺_03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吾將以為學父’,《音辩》云:‘古本作學父,河上公作教父。’按《尚书》:‘惟斆學半’,古本并作‘學’字,则‘學’宜音‘斆’,亦教也,义同。父,始也。今并从古本。”
0448

《老子》25_10_校笺_13_冯达甫

<p>《老子》25_10_校笺_13_冯达甫</p>-齐物书舍
冯达甫云:“道是自然规律。‘道法自然’是说自然规律取法‘天然自然’,取法自己那生成的样子。人生活在地上,不能违反地的规律而生存,故曰‘人法地’。地是天之所覆,即天体的一员,地不能违...
0446

《老子》02_03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02_03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七句,帛书甲本前四句同此;第五句作“意、聲之相和也”,“意”為“音”之假借(二字上古同為影母,属双声假借);第六句作“先後之相隋”,“隋”為“隨(简作随)”之假(上古二字皆为邪纽...
0446

《老子》53_03_校笺_04_彭耜

<p>《老子》53_03_校笺_04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而民好徑’,纂微、司马、苏、达真、陈并作‘民甚好徑’。”
0448

《老子》10_07_校笺_05_王弼

<p>《老子》10_07_校笺_05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生之’,不塞其原也。‘畜之’,不禁其性也。”
04413

《老子》56_09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56_09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句,帛书甲、乙本皆如此。今从帛书本。严遵本无“故”字,其他诸本皆同帛书本。
04415

《老子》13_08_校笺_12_范应元

<p>《老子》13_08_校笺_12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轻身而不修身,则自取危亡也。是以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故终身无患也。”
04414

《老子》60_02_校笺_13_成玄英

<p>《老子》60_02_校笺_13_成玄英</p>-齐物书舍
成玄英疏云:“‘蒞’,临也。言用正道以临天下者,使邪魅之鬼不敢为妖孽之患也。”
0448